+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30期 “资本·国家·种族:世界变局与经典著作” 在网络云端顺利举办

  2020年9月26日8:30—12:30,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30期“资本·国家·种族:世界变局与经典著作”在网络云端顺利举办。

  本期论坛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罗松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江平副教授担任对话点评人,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5位青年教师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5名优秀博士研究生作为报告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洋老师主持策划,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位研究同行通过腾讯会议在云端参加本次对话会。

  论坛围绕“世界变局与经典著作”这一主线,分别从资本、国家、种族三个话题视角逐步展开。

  第一阶段的论题是“当代资本主义与经典著作”,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彪老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研究员覃万历老师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天涛博士发言,郗戈教授对线

  董彪从“资本逻辑与全球变局”这一命题入手,指出马克思的突出的贡献就在于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逻辑的分析,揭示了资本逻辑在推动全球变局中的巨大作用,即资本摧毁一切交往限制,把整个地球变成自身的市场,又努力缩短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时间,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以统一的“世界时间”来协调统一的世界空间。结合近百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能够正常的看到资本逻辑与民族国家在全球变局中的双重变奏:从资本主义向非资本主义地区的自我扩张来看,这种双重变奏体现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资本权力之间的“推拉”关系;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关系来看,资本的权力逻辑往往展现为权力的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和驾驭资本,从而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形成互动和对峙的局面。当然资本逻辑也有其阐释限度,超越资本逻辑要落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宽广的视域之中。

  覃万历从《资本论》反思“消费社会”问题,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突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同时把商品的文化价值隐藏了,被隐藏的文化价值不仅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而且在生活中困扰马克思。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商品不是一种二元的价值结构而是一种多元的价值结构。与《资本论》相反,消费社会理论是要重点突出商品的文化价值,但同时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隐藏了。在这种突出/隐藏的诠释活动中消费社会建构起来,它是商品的文化价值在文本中的重点突出,不是从社会中抽象出来的本质。由此反观《资本论》,《资本论》的现实意义不在于用理论套用于现实,而在于在现实中反思理论,既要重视《资本论》突出的问题,也要重视《资本论》隐藏的问题。

  朱天涛重点分析了《资本论》视阈下当代金融资本新变化。他指出,当前金融资本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了,国家大政、企业战略、家庭生活无不受到金融资本的掌控。金融资本在今天发生的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规律,传统的“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形式逐渐被“投机-泡沫-危机”的新形式所取代。随着金融主导的资本累积模式的确立,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与表现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并不代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从深层次看,当今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实体经济内在矛盾激化的产物,危机深层次的发生根源没有改变。

  第一阶段的报告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郗戈教授就三位发言人的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针对董彪老师的报告,他指出,董彪老师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分析出发进行的解读格局大,立意好,同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聚焦和深入的空间。一是在处理资本的财富逻辑和权力逻辑的关系问题时,要着重分析使用价值生产与社会时空生产的关联逻辑;二是对于权力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前提性界定有待深化,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资本权力之间的“推拉”关系可以做进一步阐释;三是可以从资本再生产角度理解动力机制与阐释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于覃万历老师的发言,郗戈教授认为其准确地把握住了马克思价值结构分析与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消费社会分析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很好的用经典理论去探讨时代问题的方式。另外,在对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分结构和马克思抽象方法的理解上,以及符号价值或者说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与价值在不同时代的关系性解读上,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讨。在对朱天涛博士汇报的点评中,郗戈教授从经典著作出发,指出朱天涛博士的解读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激活《资本论》本身的资源,更好地处理金融资本与虚拟资本、资本拜物教的关系,厘清金融资本在何种意义上是虚拟资本,在何种意义上又不是虚拟资本。要从《资本论》三卷的整体理论逻辑出发,思考当代金融资本的新变化。

  第二阶段的论题是“当代民族国家与经典著作”,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阳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瞻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继栋博士报告,罗松涛教授对线

  周阳的报告主要聚焦于马克思共同体学说的方法论基础,介绍了部分日本学者对有关问题的探讨,并对柄谷行人“资本-国家-共同体波罗米欧结”的观点进行了点评。首先,他从日本宇野派的理论出发探讨其“共同体论”的基础及其表现,通过考察从宇野弘藏到小幡道昭对价值形式理论的批判,反思价值形式理论与柄谷行人理论的亲缘关系。其次,他以价值分析为例,具体探讨了见田石介关于马克思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解读。最后,他重点阐释了如何将“分析与综合”方法运用到对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之中,并对柄谷行人、望月清司、中村哲、平子友长等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论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王瞻以德国学界关于“价值形式”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梳理了从法兰克福学派到“新马克思阅读”再到“开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线索。他指出,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波洛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最先发起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分析,以“显性”和“隐性”的双线发展模式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理论基石。在20世纪60年代,“新马克思阅读”的代表人物巴克豪斯和莱希尔特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全新经济和政治图景,以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研究为出发点,试图从马克思晚期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找寻理论支撑,进而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和革命等重要问题。“开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德裔学者博内菲尔德则批判性地吸收了“新马克思阅读”的理论成果,以劳动等概念的考察为抓手,将价值形式的探讨与国家形式的探讨紧密联系起来,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拓展了价值形式分析的历史语境和现实指向。

  张继栋基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基本语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早期著作判断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浪漫主义遗产的哲学史意义三个方面做了阐释。他指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革命语境的典型描述,但是他为了保卫马克思的科学性,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浪漫主义遗产,最后导致了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虽然浪漫主义思潮最终被马克思所扬弃,但是这个扬弃的过程正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与哲学相统一的关键过程。面对当代西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激进主义在革命语境中陷入的困境,我们应该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中去进行思考。

  第二阶段的报告结束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罗松涛教授从文本、学理、历史等多个层面对三位报告人进行了精彩点评。罗松涛教授指出,周阳老师从柄谷行人“资本-国家-共同体波罗米欧结”这样一个理论架构出发展开的关于马克思共同体学说及其方法论的探讨, 视角新颖,理论论证扎实。此外罗松涛教授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大家对话交流,例如“柄谷行人的货币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是否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分析与综合’中的‘综合’是否是对辩证法的改造和运用”,“马克思要在何种意义上扬弃代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国家”,“柄谷行人共同体理论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之间的关系”等。针对王瞻博士的报告,罗松涛教授认为其重点从价值形式的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对批判理论的实践向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罗松涛教授指出,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以波洛克等人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确实对于批判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当代进一步思考马克思所提出的“通过资本去超越资本”和阿多诺提出的“通过概念去超越概念”,对于突破资本的抽象统治,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张继栋博士的发言,罗松涛教授认为其中包含了两组张力:一是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理论张力,主要围绕阿尔都塞的几部代表性著作展开;二是对于马克思的浪漫主义遗产进行解读的理论张力,主要围绕《巴黎手稿》等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展开。因此总的来看,未来张继栋博士在论述的主题上还可以进一步集中凝练和深化思考。

  第三阶段的论题是“当代身份政治与经典著作”,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包大为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洋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薛睿、付天睿博士进行报告,沈江平老师对线

  包大为从身份政治视角进行切入,指出身份政治是新自由主义影响下最为显著的政治形态。围绕性别、种族、宗教、文化乃至语言等论题,身份政治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关于政治正确和正义标准的争论。但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真实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联合需要扬弃阶级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虚幻的共同体之所以只能表现为与主体相对立的形式,是因为抽象的“公民”身份构成了其合法性的原则。在避谈阶级及其政治的语境下,无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真实位置成为了一种真空的话语,而身份政治则试图以意识形态填补这一真空。然而,历史和现实证明,在理性多元论和代议制民主的庇护下,身份政治所隐含的各种互相冲突的原则一方面只能带来仇视和迫害“他者”的社会机制,另一方面则必然导致人民长期陷入舆论的“内战”状态,从而无暇客观地理解当代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真正的历史根源。在“后真相”时代,必须回到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阶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新回顾二十世纪以来阶级政治所呈现的可能性。

  兰洋以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一经典文本出发,指出其中所蕴含的问题意识和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透过纷繁的现象洞察美国种族主义问题的本质因素。他认为,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的论证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层层深入的有机整体,揭示了犹太人乃至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并成为其后近两百年间马克思主义的种族主义研究的“总谱”,具有“恒定理论向度”和“恒定的价值向度”。《论犹太人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的社会历史事态提供了三点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方法,二是经济分析与政治分析的有机统一,三是公共和私人的双重视角。运用马克思的思维方法观察当下美国社会愈演愈烈的种族问题,其基本的面貌和背后的深层原因将得到更为完整的呈现。

  薛睿从法文版《马恩大典》(GEME)编纂工程入手介绍了法国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他首先介绍了法文版《马恩大典》(GEME)编纂工程的缘起,梳理了历史上法国在系统编纂“马恩著作集”方面进行过三次重要尝试。其次他重点总结了法文版《马恩大典》(GEME)编纂工程的三个特点:第一是善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采用纸质、电子双向编辑方式;第二是翻译的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通过“校勘索引”确保翻译质量;第三是翻译、编辑与研究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研讨会推进工程进展。此外,薛睿还比较了法文版《马恩大典》(GEME)和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几个重要区别,包括收录范围、收录形式、面向的受众群体和在文本处理上存在的差异。最后,他总结了法文版《马恩大典》(GEME)的重要价值:一是为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坚实的文本基础;二是有助于摆脱法国历史上马恩著作的编辑方式对学界的理解方式的负面影响;三是为解决当代法国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借鉴。

  付天睿从人工智能机器人“Sophia”获得沙特阿拉伯政府授予的公民身份这一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反思了人工智能政治主体性的获得带来的诸多问题,认为这一事件既挑战了现代政体进行政治主体性“授予”的合理、合法性,也重思了个体得以成为政治主体的条件和资格。在人工智能技术相对尚不成熟的阶段,人工智能个体的智力与道德水平难以量化,更难以同人类的相关能力进行类比;而即便具有类人的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真正出现,其获得政治主体性后将会引发的权利、法律、道德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因此,对“Sophia”政治主体性的探讨不仅是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社会全新问题的显现,更是对于以现代代议政治为代表的人类政治基本问题的重思。

  第三阶段的报告结束之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江平副教授作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沈江平指出,包大为老师的报告揭示了身份政治问题实质上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话语的呈现,并对其起源、过程及后果做了很好的梳理和展示。从理论缘起上讲,身份政治所要处理的其实就是“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实践的对象性与目的性进行了有机统一,而西方许多学者对身份政治问题的“热炒”实际上是放弃了马克思对二者进行弥合的尝试,重新再回到了传统西方主客二分的路径当中去了。针对兰洋老师的报告,沈江平指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很早就存在于西方社会中,而马克思第一次将其作为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处理,有很独特的理论价值。列宁在其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的“两个转变”的研判时,就将《论犹太人问题》作为这一时期发生“转变”的标志性著作。马克思在该文本中对鲍威尔的主张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提出要回到现实的人、现实的境况的考察,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变标志。兰洋老师基于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进行研究的视角出发,总结了马克思所提供的方法论启示,将之应用于当代美国的种族问题分析,并深入地结合了美国种族问题所涉及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非常具有理论创见性。对于薛睿博士关于法国《马恩大典》编辑情况的分享,沈江平认为薛睿博士做了一个很好的知识性和资料性的呈现。沈江平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编辑工作对国内外学界的研究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法国也应该有自己声音的出现,《马恩大典》工程可以说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沈江平对薛睿博士的研究提出希望,寄语他进一步深挖文本内容,做好比较研究,在未来对法国《马恩大典》与MEGA2不同的文本解读范式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面对付天睿博士关于人工智能“公民身份”的前沿问题考察,沈江平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许多值得引起深思的问题,而共通的一个问题即是主体性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主体性问题与人类紧密关联,政治主体性指向的就是一定政治关系中的主体。沈江平指出,人工智能机器人“Sophia”被授予公民资格从表面意义上其实是把我们的主体性部分的授予给了人工智能,使其获得某种主体资格的认可;而我们实际上更需要警惕的是资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警惕资本把矛盾焦点转移到人工智能有没有主体性的争论之中,而遮蔽其在背后进行全盘操控的事实。

  经过四个小时的深入对话交流,以及在聊天区与同行观众的充分讨论,本次论坛在一致好评中圆满结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向全国同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予以的关注和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次论坛的圆满成功证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出发重新审视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总能给我们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深刻启示。经典著作始终是能够跨越时代的、永恒的“理论富矿”,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不仅是为青年学者与青年学子提供学术对话与研讨的平台,也是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论坛将在厚植传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开放性对话,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性传承。

  文字及图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瞻指导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兰洋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