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产品注塑
咨询电话:13302615729

潮涌潇湘岸 奋进正当时 ——冷水滩区2024年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述


时间: 2025-03-16 01:34:57 |   作者: 医疗产品注塑

  在冬日的冷水滩,大地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活力。产业园区内,机器的轰鸣声和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共同谱写着产业强区的激昂乐章;在广袤的田野间,农业现代化的成果丰硕,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之年。在这一年里,冷水滩区的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的精神,以及习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他们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牢牢把握“六大战略支点”,全方面实施“八大行动”,努力为冷水滩区的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谱写辉煌的篇章。

  2024年,冷水滩区预计完成GDP451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一般公共收入预算预计完成6.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6.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亿元,同比增长6.6%,总量及累计增速均排全市第一。

  工业经济强基固本,产业集群汇聚新动能。冷水滩区坚持“以发展为己任、视项目为生命”的理念,全年共铺排省市重点项目27个,集中开工项目9个,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园区现拥有“一主一特”企业42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70%以上,规模工业公司实缴税收1.2亿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等多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300万羽蛋鸡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智能家居家电产业已具备全部板块功能,不出园区可以生产小家电终端成品。电子信息板块已形成了完整的显示屏产业生态圈,注塑板块拥有各类注塑设备600余台,排全市前列,五金拥有各类数控设备1000余台,位列全市第一;轻纺时尚产业注重总部研发、创意设计、时尚营销、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所有的环节培育,着力打造“从头到脚”的现代时尚产业。永州市特优中药材植物提取产业集群、厨房小家电产业集群分别进入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目录。成功举办东盟·湖南名优产品交易会和永州蔬菜推介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品牌引领新方向。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年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59万亩,粮食总产33.27万吨,出栏生猪约82万头,新增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家。连续19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连续16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大力培育蔬菜特色产业,新建蔬菜基地2650亩,蔬菜总产85万吨。通过推广“水稻+N”(稻稻鱼、稻稻虾等)模式,成功扭转了农民对种植的顾虑,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热情。

  第三产业活力四射,多元业态激发新活力。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先后举办了普利桥“二八”农耕文化消费节、“2024年永州市冷水滩区春赏花首届桃花节”“甜美伊塘油菜花乡村音乐节”、5·19 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爱在七夕、乐动永州”2024永州七夕星光音乐会等系列文旅活动。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铜像广场)乡村村晚成功入选全国2024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冷水滩区文化馆原创作品《幸福新瑶家》在全国民族原创排舞大赛中先后斩获国家级最佳原创奖和国家级、省级特等奖。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预计56.35亿元,旅游总人数预计572.11万人。

  放眼全局,致力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壁垒,推动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产业协同作为纽带,在生态文明、居住环境、农村改革等多个领域深入发力,共同谱写出城乡共同进步的和谐乐章。

  生态文明取得了新的进展。坚决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深入推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空气优良率达到95.4%,PM2.5、PM10月均浓度较上年同期均有下降,全市改善排名第一;水环境综合指数2.53,国控、省控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三类以上比例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率100%,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把项目引进环保准入关,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园区环保治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非常明显提升。全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建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60座,专用充电桩5座,公共慢充11座,总容量55740千瓦。新建8处乡镇公共资源屋顶光伏、中小企业创业园屋顶光伏、永州智能家居家电产业园屋顶光伏,共计6.5万㎡。

  城乡面貌焕发出新的光彩。持续完善中心城区功能,中兴路、梨子园路等断头路被顺利打通,河西雨污分流项目一期建成使用,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系统提质工程二期基本完工。零陵中路平急两用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启动建设。马路街片区中兴路建成通车。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湘江西路体育公园全面竣工。改造老旧小区56个。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市民素质显著提升。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完成558户农村厕所改造,新建公厕11所,创建省、市级和美湘村6个。

  改革成效达到了新的高度。创新农村生产要素“12321”市场体系改革,整合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助产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改革,结合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区域内医疗就诊率,降低市域外就诊率。2024年9月市域外就诊率由年初的8.68%下降至7.54%,完成8.08%的任务,全市排名第二。推动教师区管校聘“三个跟着走”改革,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积极地推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改革,现已形成覆盖全区近10.8万老年人的具有冷水滩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共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个。零基预算改革全方面实施。在狮子口社区开展“社智立方”试点工作,以AI赋能筑牢基层数据底座,构建以村“社区”为节点的基层数据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免录入数据汇聚,数据自动化治理超过90%,数据质量率超过90%,提高基层效率超过30%,“社智立方”入选湖南省首批5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名单。8项改革入选国家和省、市级改革典型案例、试点示范。

  把握时代机遇,开启奋进篇章。科学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动力,开放改革塑造全新发展格局,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一直在优化,协同共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稳步迈向新高度。

  科技创高赋能。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全区科学技术研发费用认定6.1亿元,同比增长281%,全市排名第一。2024年新增智能制造企业2家,智能制造车间6个,智能工位52个;上云公司实现429家、上平台企业45家。湖南恒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信息化“TQ”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项目获得2024年“智赋万企”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恒伟药业的“血络通胶囊”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广生物列入省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希尔药业获评省博士创新站。果秀食品获评省专家工作站。恒伟药业荣获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开放拓深致远。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惠企政策,2024年以来减税降费退税近8.45亿元。创新推出政务服务集成办、承诺办、跨域办、免申办“四办”新模式,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47821件,平均减时间82%、减材料61%、减跑动66%。永州陆港已挂牌盐田国际等5个内陆港,永州至北部湾、中欧、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行,建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便捷立体交通网络。坚持“向南向外向海”战略,深度融入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全方面开展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完成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新注册湘商回归项目数9个,累计到位资金60.7亿元,内联引资完成83亿元,外资完成100万元。

  消费促稳增力。精心组织永州网上年货节、永州春季和夏季车展、七夕星光音乐会等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有效带动全民消费,实现客流量和客单量“双提升”。加力推进“两新”政策落实,全区97家汽车销售企业(占全市比重36.05%)、44家家电销售企业和70家(占全市27.73 %)家装厨卫公司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审核发放汽车置换补贴申请256条、200余万元。截至11月24日,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金额9200万元,补贴金额1750万元,占全市35.07%。研发投入6.1亿元,同比增长281%,全市排名第一。

  营商优境聚势。主动提效能、改作风、优服务、强保障,坚持“走下去抓帮扶解困”,常态长效开展“走找想促”和“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强化精准帮扶,持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净增经营主体3496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公司7家,“四上”企业入统21家。深入推动“智赋万企”行动,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荐 52 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至工信部,其中4个列入国家目录清单。开展园区政银企交流8期次,园区“帮代办”解决企业问题93项、办结率超80%。建立“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合作模式,为795家中小企业获取贷款18.02亿元。今年5月获评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政务环境监督评价优秀县区。

  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敢于在改革实践中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奏响人民幸福主旋律。

  精准破题,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推行社区“夜话”,已开展社区“夜线个。践行“枫桥经验”创立“四色工作法”,以“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绿色产业保驾护航、白话家常调纷止争、金色法徽润泽民心”为依托,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实质化解。岚角山法庭的“法庭+1+N”工作机制和“三端共治”工作法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法治网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现场观摩。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持续开展“阅读悦读·冷水滩”活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广“一码游永州”智慧旅游平台,推动各景区创建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高效解题,突出重点人群。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以绣花针的功夫,在“精心、精细、精致”上用力。坚持倾心关爱“一老一少”,服务重点人群。全区共投入运营长者食堂5家,覆盖约5.5万老年人群体,服务总人次约4.8万人,助餐点建设和运营模式受到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肯定。精准摸排出200名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初给予一次性困难补贴并发放物资。在全区各乡镇街道举办暑期公益托管班200余期,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青少年儿童8000余人次。

  精专答题,驱动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49户467人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蔡市镇获评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优秀案例收录于中组部《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一书,湖南省仅一例。全省首个农村生产要素平台上线运行,累计完成融资申请登记5.21亿元,审批放贷2.62亿元。

  湘江潮涌,勇毅者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冷水滩区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握时代机遇,以果敢之姿奋进,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力迈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境界。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新闻报料 监督反馈电话: 广告招商: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唐东升 王君 李秋燕 邓世禹)在冬日的冷水滩,大地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活力。产业园区内,机器的轰鸣声和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共同谱写着产业强区的激昂乐章;在广袤的田野间,农业现代化的成果丰硕,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之年。在这一年里,冷水滩区的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的精神,以及习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他们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牢牢把握“六大战略支点”,全方面实施“八大行动”,努力为冷水滩区的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谱写辉煌的篇章。

  2024年,冷水滩区预计完成GDP451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一般公共收入预算预计完成6.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6.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亿元,同比增长6.6%,总量及累计增速均排全市第一。

  工业经济强基固本,产业集群汇聚新动能。冷水滩区坚持“以发展为己任、视项目为生命”的理念,全年共铺排省市重点项目27个,集中开工项目9个,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园区现拥有“一主一特”企业42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70%以上,规模工业公司实缴税收1.2亿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等多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300万羽蛋鸡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智能家居家电产业已具备全部板块功能,不出园区可以生产小家电终端成品。电子信息板块已形成了完整的显示屏产业生态圈,注塑板块拥有各类注塑设备600余台,排全市前列,五金拥有各类数控设备1000余台,位列全市第一;轻纺时尚产业注重总部研发、创意设计、时尚营销、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所有的环节培育,着力打造“从头到脚”的现代时尚产业。永州市特优中药材植物提取产业集群、厨房小家电产业集群分别进入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目录。成功举办东盟·湖南名优产品交易会和永州蔬菜推介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规模以上工业公司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品牌引领新方向。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年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59万亩,粮食总产33.27万吨,出栏生猪约82万头,新增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家。连续19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连续16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大力培育蔬菜特色产业,新建蔬菜基地2650亩,蔬菜总产85万吨。通过推广“水稻+N”(稻稻鱼、稻稻虾等)模式,成功扭转了农民对种植的顾虑,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热情。

  第三产业活力四射,多元业态激发新活力。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先后举办了普利桥“二八”农耕文化消费节、“2024年永州市冷水滩区春赏花首届桃花节”“甜美伊塘油菜花乡村音乐节”、5·19 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爱在七夕、乐动永州”2024永州七夕星光音乐会等系列文旅活动。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铜像广场)乡村村晚成功入选全国2024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冷水滩区文化馆原创作品《幸福新瑶家》在全国民族原创排舞大赛中先后斩获国家级最佳原创奖和国家级、省级特等奖。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预计56.35亿元,旅游总人数预计572.11万人。

  放眼全局,致力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壁垒,推动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产业协同作为纽带,在生态文明、居住环境、农村改革等多个领域深入发力,共同谱写出城乡共同进步的和谐乐章。

  生态文明取得了新的进展。坚决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深入推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空气优良率达到95.4%,PM2.5、PM10月均浓度较上年同期均有下降,全市改善排名第一;水环境综合指数2.53,国控、省控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三类以上比例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率100%,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达到序时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把项目引进环保准入关,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园区环保治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非常明显提升。全力发展新能源项目,建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60座,专用充电桩5座,公共慢充11座,总容量55740千瓦。新建8处乡镇公共资源屋顶光伏、中小企业创业园屋顶光伏、永州智能家居家电产业园屋顶光伏,共计6.5万㎡。

  城乡面貌焕发出新的光彩。持续完善中心城区功能,中兴路、梨子园路等断头路被顺利打通,河西雨污分流项目一期建成使用,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系统提质工程二期基本完工。零陵中路平急两用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启动建设。马路街片区中兴路建成通车。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湘江西路体育公园全面竣工。改造老旧小区56个。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市民素质显著提升。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完成558户农村厕所改造,新建公厕11所,创建省、市级和美湘村6个。

  改革成效达到了新的高度。创新农村生产要素“12321”市场体系改革,整合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助产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改革,结合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区域内医疗就诊率,降低市域外就诊率。2024年9月市域外就诊率由年初的8.68%下降至7.54%,完成8.08%的任务,全市排名第二。推动教师区管校聘“三个跟着走”改革,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积极地推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改革,现已形成覆盖全区近10.8万老年人的具有冷水滩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共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个。零基预算改革全方面实施。在狮子口社区开展“社智立方”试点工作,以AI赋能筑牢基层数据底座,构建以村“社区”为节点的基层数据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免录入数据汇聚,数据自动化治理超过90%,数据质量率超过90%,提高基层效率超过30%,“社智立方”入选湖南省首批5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名单。8项改革入选国家和省、市级改革典型案例、试点示范。

  把握时代机遇,开启奋进篇章。科学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动力,开放改革塑造全新发展格局,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一直在优化,协同共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稳步迈向新高度。

  科技创高赋能。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全区科学技术研发费用认定6.1亿元,同比增长281%,全市排名第一。2024年新增智能制造企业2家,智能制造车间6个,智能工位52个;上云公司实现429家、上平台企业45家。湖南恒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信息化“TQ”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项目获得2024年“智赋万企”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恒伟药业的“血络通胶囊”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广生物列入省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希尔药业获评省博士创新站。果秀食品获评省专家工作站。恒伟药业荣获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开放拓深致远。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惠企政策,2024年以来减税降费退税近8.45亿元。创新推出政务服务集成办、承诺办、跨域办、免申办“四办”新模式,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47821件,平均减时间82%、减材料61%、减跑动66%。永州陆港已挂牌盐田国际等5个内陆港,永州至北部湾、中欧、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行,建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便捷立体交通网络。坚持“向南向外向海”战略,深度融入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全方面开展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完成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新注册湘商回归项目数9个,累计到位资金60.7亿元,内联引资完成83亿元,外资完成100万元。

  消费促稳增力。精心组织永州网上年货节、永州春季和夏季车展、七夕星光音乐会等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有效带动全民消费,实现客流量和客单量“双提升”。加力推进“两新”政策落实,全区97家汽车销售企业(占全市比重36.05%)、44家家电销售企业和70家(占全市27.73 %)家装厨卫公司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审核发放汽车置换补贴申请256条、200余万元。截至11月24日,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金额9200万元,补贴金额1750万元,占全市35.07%。研发投入6.1亿元,同比增长281%,全市排名第一。

  营商优境聚势。主动提效能、改作风、优服务、强保障,坚持“走下去抓帮扶解困”,常态长效开展“走找想促”和“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强化精准帮扶,持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净增经营主体3496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公司7家,“四上”企业入统21家。深入推动“智赋万企”行动,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荐 52 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至工信部,其中4个列入国家目录清单。开展园区政银企交流8期次,园区“帮代办”解决企业问题93项、办结率超80%。建立“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合作模式,为795家中小企业获取贷款18.02亿元。今年5月获评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政务环境监督评价优秀县区。

  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敢于在改革实践中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奏响人民幸福主旋律。

  精准破题,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推行社区“夜话”,已开展社区“夜线个。践行“枫桥经验”创立“四色工作法”,以“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绿色产业保驾护航、白话家常调纷止争、金色法徽润泽民心”为依托,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实质化解。岚角山法庭的“法庭+1+N”工作机制和“三端共治”工作法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法治网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现场观摩。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持续开展“阅读悦读·冷水滩”活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广“一码游永州”智慧旅游平台,推动各景区创建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高效解题,突出重点人群。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以绣花针的功夫,在“精心、精细、精致”上用力。坚持倾心关爱“一老一少”,服务重点人群。全区共投入运营长者食堂5家,覆盖约5.5万老年人群体,服务总人次约4.8万人,助餐点建设和运营模式受到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肯定。精准摸排出200名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初给予一次性困难补贴并发放物资。在全区各乡镇街道举办暑期公益托管班200余期,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青少年儿童8000余人次。

  精专答题,驱动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49户467人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蔡市镇获评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优秀案例收录于中组部《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一书,湖南省仅一例。全省首个农村生产要素平台上线运行,累计完成融资申请登记5.21亿元,审批放贷2.62亿元。

  湘江潮涌,勇毅者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冷水滩区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握时代机遇,以果敢之姿奋进,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力迈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境界。